淡跗黄虻

Atylotus pallitarsis   Olsufjev
   

  45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描述
雌性体长9.5-13.0 mm,灰黄色,覆黄白色毛。头部:复眼无毛,具1窄带;额灰黄色,高为基宽的3.5倍,顶端变窄,基胛小,棕黑色至黑色,中胛小,黑色,有时分成2小点,头顶具浅色短毛;亚胛与颜灰白色,颜覆白毛。触角浅黄色,鞭节带棕色,具低背突。下颚须灰白色,覆灰黄色毛和黑毛。胸部:背板灰色,着生黑色短毛,背侧片黄色;侧板覆长白毛。足一致黄色,覆浅色毛,基节灰色,前足基节灰黄色,着生白色长毛,前足跗节和胫节极端部黄棕色,着生黑毛。翅透明,翅脉棕色,翅R4脉具长附脉。腋瓣和平衡棒黄白色。腹部:背板灰色,着生灰白色毛,具中纵暗条,条上着生黑毛,前3、4节两侧带黄色。腹板灰色,具黄斑。
雄性未详。


鉴别特征

鉴别特征复眼光裸,具1窄带;额具基胛和中胛,头顶具浅色短毛;足一致黄色;翅R4脉具长附脉;腹部背板具中纵暗条。

生物学

生物学雌虻攻击人、马;在我国分布区内,数量不多。

国外分布

俄罗斯,蒙古,中亚地区,欧洲。

国内分布

地理分布吉林(抚松、长白镇、靖宇、柳河、汪清、平台)、辽宁(庄河、大洼、锦县、北镇、黑山、绥中、长山列岛)、内蒙古(哲里木盟、扎鲁特旗)、北京(丰台)、河北、陕西(延安)、甘肃(武威、临泽)、新疆、湖北(应山)、福建(莆田)、贵州(黔西、思南、沿河)、云南(曲靖、宣威、昭通、昆明);

分类讨论

分类讨论本种的前足跗节黄棕色而不是黑色,极易与我国黄虻属其他种类相区别。本种黄虻为古北界种,但延伸分布到东洋界的华中区和华南区的北缘(图143)。

标本信息

观察标本正模早,俄罗斯,保存在IZPR(未检视)。7♀♀,辽宁、湖北、北京,保存在AMMSC。